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 ,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形成 (1)热电偶的种类 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所谓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非标准化热电偶在使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化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标准热电偶按IEC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R、B、K、N、E、J、T八种标准热电偶为统一设计型热电偶。 (2)热电偶的结构形式,为了保证热电偶可靠、稳定地工作,对它的结构要求如下: ①组成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 ②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 ③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便可靠; ④保护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 热电偶冷端的温度补偿 由于热电偶的材料一般都比较贵重(特别是采用重金属时),而测温点到仪表的距离都很远,为了节省热电偶材料,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的冷端(自由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定的场所,连接到仪表端子上。必须指出,热电偶补偿导线的作用只起延伸热电极,使热电偶的冷端移动到仪表端子上,它本身并不能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温的影响,不起补偿作用。因此,还需采用其他修正方法来补偿冷端温度t0≠0℃时对测温的影响。在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型号相配,极性不能接错。 优点是: ①测量精度高。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 ②测量范围广。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边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 ③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 |
测温范围-200 软铠装配抗冲击热电偶 保护管最小外径0.5mm 快速响应 适合各种应用的插深 +1150°C 应用场合:化工厂、电站、管线、发动机和测试床等偶丝被置于软铠内,通过致密的的耐火氧化镁绝缘基于热电偶与软铠之彰间良好的热传导性,铠装热电偶响应速度很快、精度高抗冲击结构确保了其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最小弯曲半径:五倍外径最小插深EL : 50mm (0.5mm -- 2.0mm 外径)和100mm ( 3.0 -- 6.0mm外径) 热电偶芯与保护管绝缘热电偶符合EN 60 584 和DIN 43 710 可提供双支型 测试压力: 40 bar (氦) 泄漏测试 -测量端绝缘电阻(偶丝与套管):在室温下,长度小于一米时≥200兆欧,长度大于等于一米时≥200兆欧/长度 接线:导线末端裸露、带冷压接头、插座或多针连接器 补补电缆:硅胶, 环境温度-50 --+180° 聚四氟乙烯, 环境温度-190 --+260° 金属网, 环境温度-20 -+350°C 保护套管:不锈钢1.4541, 热电偶类型L 和J 因康镍2.4816, 热电偶类型K 热电偶插芯 绝缘型: 1 x Fe-Con J, EN 60 584, Cl. 2, 测温范围-200 -+800°C 1 x Fe-Con L, DIN 43 710, Cl. 2, 测温范围-200 -+800°C 1 x NiCr-Ni K, EN 60 584, Cl. 2, 测温范围-200 -+1150°C 2 x Fe-Con L, DIN 43 710, Cl. 2, 测温范围-200 -+800°C 2 x NiCr-Ni K, EN 60 584, Cl. 2, 测温范围-200 -+1150°C 响应时间:在水中0.4m/sec / 在空气中2m/sec 0.5mm 外径: 水t 0.5 = 0.15sec, t0.9 = 0.30sec / 空气t0.5 = 3.5sec, t0.9 = 8.0sec 1.0mm 外径: 水t 0.5 = 0.20sec, t0.9 = 0.60sec / 空气t0.5 = 7.5sec, t0.9 = 17.0sec 1.5mm 外径: 水t 0.5 = 0.40sec, t0.9 = 0.90sec / 空气t0.5 = 10.0sec, t0.9 = 25.0sec 2.0mm 外径: 水t 0.5 = 0.80sec, t0.9 = 2.60sec / 空气t0.5 = 13.0sec, t0.9 = 34.0sec 3.0mm 外径: 水t 0.5 = 1.00sec, t0.9 = 2.80sec / 空气t0.5 = 22.0sec, t0.9 = 64.0sec 4.5mm 外径: 水t 0.5 = 2.50sec, t0.9 = 6.50sec / 空气t0.5 = 34.0sec, t0.9 = 113.0sec 6.0mm 外径: 水t 0.5 = 3.00sec, t0.9 = 9.00sec / 空气t0.5 = 55.0sec, t0.9 = 170.0s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