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介绍
|
企业资质
|
产品展示
|
网上展厅
|
业绩展示
|
会员中心
|
新闻快报
|
技术版块
|
资料下载
|
产品咨询
|
生产供应商加盟
|
联系我们
进口仪器仪表供应商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上海进口仪器仪表供应站
国际厂家大全
进口仪表大类
进口仪器大类
会员服务中心
仪表列表 meters list
温度测量
液位/料位测量
流量测量
压力(压差)测量
测量开关
电工测量
记录仪及数量表
气动控制仪
阀门与泵
执行器
电机
电热器材
其它
仪器列表Instrument list
物理测量仪器
示波器
测速测振仪
导航定位仪
万用表
钳形表
兆欧表
电表及频率仪
电子元件
安规测试
信号发生器
模块
电源、UPS
参数测量仪器
校验仪器
安全环保
分析仪
风量仪器
其它
在线客服 Country search
国际知名品牌 Brands
意大利 OMC
美国 DICKSON
英国 ALPHA
台湾衡欣 AZ
法国 CA
美国 Deltatrak
美国 FATHOMS
台湾凡宜 FINE
美国福禄克 FLUKE
台湾固纬 Gwinstek
HIOKI(日置)
德国久茂 Jumo
法国 KIMO
德国科隆 Krohne
台湾茂迪 MOTECH
德国(普罗名特)
台湾宝华 Prova
瑞士 ROTRONIC
泰仕 TES
德国 testo
美国英思科
台湾路昌LUTRON
韩国G-WON
匈牙利nivelco
美国extech
台湾立坤
美国Brookfield
日本三和 sanwa
美国palmerwahl
日本三和 sanwa
日本安立Anritsu
日本venn
韩国Seintek
瑞士ELPRO
美国stb
芬兰Nokeval
台湾群特CENTER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技术文章
中国行业门户联盟
中国仪器仪表采购网
>> 传感器和检测仪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传感器和检测仪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文章出处:互联网 [2008/11/18 10:12:01]
责任编辑:进口仪器仪表技术部
作者:
我国传感器产业要适应技术潮流,根据市场需求,做到“新苗交替、远近结合、品种齐全、满足需求”,做到“大、中、小并举”,“集团化和专业化生产并存”,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相结合的国际化方向发展,让传感器和检测仪表抓住信息化的发展机遇。传感器和检测仪表的现状,并预测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工业设备在制造过程及整机性能测试中离不开各种机械量和几何量,有些工业设备在运行中还要经常对多种物量进行检测或监视,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力矩、功率、压力、流量、温度、硬度、密度、湿度、比重、黏度、长度、角度、形状、位置、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形等,这些均属于物理量。实际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还会遇到化学量、生物量(包括医学),而所有这一切,从信号工程的角度来看,都需要通过传感器,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近代还可以转换成光信号),而后再进行信号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控制……,从信息的角度看,这些信号连同声音和图象信息都是信息的源头,所以传感器和检测仪表、测量仪表是信息科学技术的三部分(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中的重要部分。
在现代工业设备中,传感器和检测仪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理由,还可由以下两方面来看,传统的工业设备如在其上增加了必要的传感器,配备精密测量部件(附件),则其功能和精度可以提高,便于用户操作和维护,安全等级也可以提高,设备可以增值;工业设备作为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对象或作为自动化系统的一部分,必须能与自动化系统的三部分(检测、控制、执行)相兼容或提供接口,使之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是单机自动化或作为大型自动化装置的一部分,都使该工业设备的用途扩大。综上所述,作为工业设备本身增加传感器和检测仪表、测量仪表或提供接口,是传统设备更新换代的必要条件。
传感器是一种把非电量转变成电信号的器件,而检测仪表在模拟电子技术条件下,一般是包括传感器、检测点取样设备及放大器(进行抗干扰处理及信号传输),当然还有电源及现场显示部分(可选择),电信号一般为连续量、离散量两种,实际上还可分成模拟量、开关量、脉冲量等,模拟信号传输采用统一信号(
4-20mADC
等)。数字化过程中,检测仪表变化比较大,经过几个阶段,近来多采用
ASIC
专用集成电路,而且把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及网络接口封装在一个器件中,完成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存贮等功能。在自动化仪表中经常把检测仪表称为变送器,如问题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等。
因为传感器用于各行各业,加之近年家用电器、汽车、信息产业三方面的飞速发展,对传感器需求大增,所以传感器制造业发展很快,形成独立的产业,这就拉动了工业设备,特别是半导体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所以人们有必要特别关注传感器产业。
传感器产品品种繁多,基于的科学原理多,技术密集,具有多样性、边缘性、综合性和技艺性,需要多学科、多种高新技术配合。虽然传感器具有高附加效益,但本身价格不高,所以要推动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是有难度的。
传感器和检测仪表的现状
传感器产品的门类品种繁多,用于流程工业的主要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氧敏传感器、力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分析仪表……,用于机械工业的还有:开关类的接近
/
定位传感器安全门开关等安全传感器、旋转编码器、视觉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国内传感器共分
10
大类,
24
小类,
6000
个品种,而国外品种更多,如美国约有
17000
种传感器,所以发展传感器品种的领域很宽广。
中国传感器的市场近几年一直持续增长,一般增长速度超过
15%
,
2003
年销售额为
186
亿元,同比增长率为
9%
,预计
2008
年将增加到
506
亿美圆。
2003
年中国传感器应用四大领域为工业及汽车电子产品、通信电子产品、消费电子产品、专用设备,其中工业和汽车电子产品占市场份额的
33.5%
。由于改革开放,我国巨大的市场,引来了各国厂商,如西门子、横河、霍尼威尔、欧姆龙、邦纳等公司,这为最终用户和工业设备制造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国内传感器和检测仪表生产虽有发展,但这远不能跟上形势的需求。各国传感器生产和研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美国约有
1300
家生产和开发传感器的厂家,
100
多个研究院所和院校,日本有
800
家厂商。我国近年建立了传感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米
/
纳米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基地,初步建立了敏感元件和传感器产业,
2000
年总产量超过
13
亿只,目前我国已有
1688
家从事传感器的生产和研发的企业,其中
MEMS
研制生产的已有
50
多家,到“十五”末期,敏感元件和传感器年总产量已达到
20
亿只。
我国在参加国际传感器市场竞争方面也走出了新路子,如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的“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向美国出口力敏传感器芯片
40
万只。
传感器技术包括敏感机理,敏感材料,工艺设备和计测技术四个方面约有
30
多种技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发展很快,我国研发的力量尚需大量投入,特别要加强具存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的创新开发。科研成果的转化及传感器生产产业化问题,在我国更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批量生产情况下,控制传感器产品性能(主要是稳定性、可靠性),使之合格率达到商业化产业要求,就需要有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自动化水平很高的工艺设备,因此应在开发专用工艺设备上下功夫,解决传感器生产产业化的“瓶颈”问题。在传感器的应用上,特别是新型传感器的应用上,还得大力推广,改革开放创造了市场经济条件,各种工业设备应用了先进的传感器,这扩大了传感器市场,也使我国新型传感器生产产业化有了动力。
在传感器生产产业化过程中,应该在引进国际技术和自主创新两方面都不放松。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中,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同时也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形成了传感器生产产业规模。如横河公司最近发布的
EJX
多变量变送器,就是个可以考虑引进技术的例子,它精度高(
0.025%
)、智能化程度高,采用现场总线技术,由于能把质量、流量、介质压力及导管堵塞诊断、蒸气体热诊断和孔板磨损情况等多种变量和信息经现场总线传输给中央控制室;对保证生产和提供设备维护信息、保证安全运行都很有利,这种新型变送器的发展,配合了自动化系统管控一体化的变革,只有信息源头能力强了,信息丰富了,才能使信息化更好促进生产力发展。另外,广阔的重化工工业市场使得新型传感器变送器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多个行业用量可以达到批量化产业要求。
传感器和检测仪表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传感器正处于传统型向新型传感器转型的发展阶段。新型传感器的特点是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而且可导致建立新型工业,是
21
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微型化是建立在微电子机械系统(
MEMS
)技术基础上的,目前已成功应用在硅器件上形成硅压力传感器(如上述
EJX
变送器)。
微电子机械加工技术,包括体微机械加工技术、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
LIGA
技术(
X
光深层光刻、微电铸和微复制技术)、激光微加工技术和微型封装技术等。
MEMS
的发展,把传感器的微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和可靠性水平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传感器的检测仪表,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内置微处理器,或把微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及相关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A/D
或
D/A
、存贮器、网络通讯接口电路)等封装在一起完成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系统化。(注:
MEMS
技术还完成了微电动机或执行器等产品,将另作文介绍)网络化方面,目前主要是指采用多种现场总线和以太网(互联网),这要按各行业的特点,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近年内最流行的有
FF
、
Profibus
、
CAN
、
Lonworks
、
AS-Interbus
、
TCP/IP
等。
除
MEMS
外,新型传感器的发展还有赖于新型敏感材料、敏感元件和纳米技术,如新一代光纤传感器、超导传感器、焦平面陈列红外探测器、生物传感器、纳米传感器、新型量子传感器、微型陀螺、网络化传感器、智能传感器、模糊传感器、多功能传感器等。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正在形成热点,它形成于
20
世纪
80
年代,它不同于一般信号处理,也不同于单个或多个传感器的监测和测量,而是对基于多个传感器测量结果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综合决策过程。有鉴于传感器技术的微型化、智能化程度提高,在信息获取基础上,多种功能进一步集成以致于融合,这是必然的趋势,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也促进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义概括:把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多个同类或不同类传感器所提供的局部数据资源加以综合,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消除多传感器信息之间可能存在的冗余和矛盾,加以互补,降低其不确实性,获得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从而提高系统决策、规划、反应的快速性和正确性,使系统获得更充分的信息。其信息融合在不同信息层次上出现,包括数据层(像素层)融合、特征层融合、决策层(证据层)融合。由于它比单一传感器信息有如下优点,即容错性、互补性、实时性、经济性,所以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应用领域除军事外,已适用于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海洋监视、地震观测、建筑、空中交通管制、医学诊断、遥感技术等方面。
首页
|
公司介绍
|
企业资质
|
产品展示
|
业绩展示
|
会员中心
|
技术版块
|
在线服务
|
生产供应商加盟
|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05中国 上海进口仪器仪表供应站/美凯友迪 沪IP备 05024496 号 企业注册号 3102262031601
地址:上海市中山西路2281号 邮编:200233 服务电话:021-51575237 公司传真:021-51575133
本网站版权为MKYD所有 翻版必究
律师声明